Workflow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icon
Search documents
前7月广州出口化妆品约64.3亿元 同比增长约45%
今年夏天"广州美妆"备受海外市场欢迎,防晒喷雾、控油轻薄底妆、清凉护理等防晒美妆产品源源不断 输往东盟、欧盟、拉美等海外市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广州市出口化妆品约64.3亿元,同 比增长约45%。 广州是化妆品产业大市,具有头部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年产值超过 1000亿元,产业规模占广东省70%以上。 为支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依托"关长联系企业""政策直通车"等机制, 加强原产地政策宣讲与出口目的国家(地区)关税享惠指导,针对性推送化妆品出口通关最新政策和国 外相关技术标准,面对面解答企业政策咨询及困难诉求,打造政策扶持惠企快车道。同时,优化取样送 样流程,推动样品检测、报告出具、证书打印等流程快速衔接,助力夏日防晒美妆产品顺畅出口。 地处广州北部的花都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化妆品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之一,现有化妆品生产企业300余 家,自主品牌商标及专利数量稳居全国前列。据统计,今年前7月,白云区出口化妆品约22亿元,同比 增长32.1%。 为助力防晒化妆品等"清凉经济"火热出海,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开设"夏日专窗",安排专员对出口防 晒产品开展申报 ...
南沙综合保税区4年连获全国A类 跨境电商进出口值连续6年全国居首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结果。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再次获评A 类,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保持全国A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值"指 标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 自2008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南沙保税港区历经多次升级:2009年首期通过验收正式运作,2015 年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升级为综合保税区,2025年综合保税区扩大围网范围、新 增两大产业载体。 近年来,南沙聚焦外贸新业态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持续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方面,建成优品分拨中心最全货物品类电商示范项目,建设大湾区机场共享中心叠加电商集拼 出口模式打通"海港+空港"全流程进出口通道。今年1至7月,南沙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75亿元,同比增 长76%。 物流集聚方面,利用南沙港"大港航""大通道"的优势,构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叠加仓储货物按 状态分类监管功能,实现国货、保税货物同仓存储、便捷转换,助力企业快速链接两个市场。目前已集 聚建成美酒美食分拨中心、工程塑料、生物医药等一批物流分拨中心项目,"好货走南沙"的物流集聚效 应更加凸显。 "保税+" ...
年均体育活动2100余场 中山“10分钟健身圈”活力十足
在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举行的2025广东省青少年棒球锦标赛上,中山队球员在击球。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2025年中国信托杯全国青少年棒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18支队伍经过7天角逐,最终,中山市 东升初级中学联队夺得U15组冠军,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代表队夺得U18组冠军,生动诠释比赛主题 ——"这是我的主场"。 作为棒球界无人不知的"劲旅",中山队屡屡在全国青少年棒球比赛中夺魁,成就了名副其实的"棒球之 城"。毫不夸张地说,中山与棒球的缘分可以追溯百年—— 20世纪初,"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组建中华棒球队。百年后,他的家乡中山将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 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棒垒球比赛。超燃全垒打,折射中山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进击、拼搏、 创新、坚毅。这股"精神气"让中山在大湾区一次次打出一击千钧的精彩"重球"。 "熊猫队精神"跨世纪延续 中山棒球的荣光,是一场跨世纪的"梦想接力"。 二十世纪初,一名来自中山的青年在海外组建了中华棒球队。1940至1950年,这位青年组建和带领的中 国"熊猫棒球队",在上海曾多次打败美日强手,名声大噪。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棒球之父"的中山石 岐人梁扶初。 延续父辈的 ...
“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获选结果公布 广东29名博士后入选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获选结果。广东共 有29名博士后入选,其中26人入选湾区项目,3人获中央资金资助。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 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入选数居前列;佛山、东莞、湛江、横琴等地实现入选"零的突破";湛江入选3 人,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次入选。 "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分别于2010年、2018年起实施,在海内外知名度较高。2025年,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学者协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联合实 施"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湾区项目)",支持不超过30名广东优秀博士后 赴港澳联合培养,在港澳方导师的指导下,以合约研究人员身份开展博士后研究,为期2年,由广东和 港澳分别提供资助。 项目首年实施成效显著,粤港澳三地合作意愿高涨,反响热烈。港澳高校需求强烈,今年面向全国及湾 区项目共提出399个博士后项目岗位,全面覆盖香港澳门知名高校。广东省申报量井喷,共收到343个博 士后申报,占全国总量超三分之一。入选的29个博士后项目覆盖港澳名校的优势学科,与广东现代化产 业体系 ...
“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奖项揭晓 广州荣获“城市大奖”
9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智慧城市大会中国&区域颁奖典礼上,广州荣获"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 国"最高荣誉"城市大奖",同时获得"能源与环境大奖"。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智慧化发展主题展会,在中国设立"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 国"奖项。"城市大奖"每年只能有1座城市获得,是本次大会设立的最高荣誉。本次大会重点展示了将智 慧城市建设与人民城市理念深度融合的"广州方案",以及以电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生态 圈的"广州案例"。 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个城市代表团参会。大会期间,广州开设城市展 厅,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电信、移动、联通、华为和广州数科集团、广州城投集团等企业现场进行 成果展示和宣介,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参观体验和交流学习。 为解码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命题,作为统筹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部门,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 局以打造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国际一流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构筑韧性智慧城 市的数字化新引擎。 广州着力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率先承担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入 选全国50强案例,获批国家数据 ...
广东每年超2000万人参与慈善活动
慈善信托是实现慈善目的的重要途径。广东将发展慈善信托纳入推动"金融慈善"创新改革的重要措施, 强化慈善信托制度保障与规范管理,推动各地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和规模不断取得突破。慈善信托覆盖救 助、教育、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等方面。目前,广东慈善信托备案178单,财产规模达17.88亿元。 每年6月30日前后,广东各地都会举行"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该活 动已连续举办15届,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慈善品牌。 全省慈善组织达2012家,其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258家;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445个,累计筹集善款超 3.4亿元;建成慈善超市示范点225家,服务困难人群超143万人次;设立"慈善月""慈善万人行"等一批 慈善品牌,全省慈善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超2000万人次……一个个数字,见证着广东慈善事业的蓬勃发 展。 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近年来,广东民政系统推进慈善领域立法工作,实施"阳光慈善"工 程,持续扩大慈善规模,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慈善事业在促进共同 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参与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书包、一套文具、一副球拍……这些看似 ...
广东召开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培训会
会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专家针对10类重点产品特性,详细讲解网售产品数据登记管理流程及差异化赋 码操作指引,尤其对充电宝赋码及相关信息登记、批次追溯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说明。网购平台相关业 务负责人介绍电商平台验码、亮码的具体标准,明确10类产品须通过赋码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相关负责人结合网售产品质量问题现状,解读试点工作背景与核心要求,强调 通过10类产品赋码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亮码、消费者识码用码"全链条监管机制的重要性。该 机制将通过"码上辨真伪、溯源追根",有效遏制充电宝等产品"货不对板"、假冒伪劣乱象,推动形成政 企协同、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体系,切实增强消费者安全感。 此次培训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认证检测机构及2000 余家涉事生产企业等近2500人次通过网络参与培训。 日前,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的通知》要求,聚焦"指导充电宝等10类产品实施赋码"这一关键任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召开网售重点 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培训会。 会议组织广东省内涉及安全帽、 ...
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启动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4日,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启动仪式 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主会场活动将持续至9月7日,市民群众逛着街就能免费玩转科普。整个9月,预 计全省将开展超过3000场次科普活动。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榜样,成洪波向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广州地 铁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农兴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等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 颁发荣誉证书。该评选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等联合开展,经层层筛选,最终选出10名获得 者。 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还与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普组织的志愿者代表共同向 全社会发起"新质生产力科普倡议",呼吁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实践,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广泛 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宣讲,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 量。 "我从事3D打印生物材料方面的工作,到中小学去做科普演示时,我们把食品级的3D打印机拿到课堂 上,让孩子设计不同形状的巧克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 ...
我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 严禁小学一二年级推荐课后教辅材料
9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有关问题的解答,针对是否有规定要 求"严禁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的问题,广东明确不存在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带学习材料进校园的问题,学 生如学有余力,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携带自购的相关学习材料到校。 《解答》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 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 均不超过90分钟。 由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各学科配套的教材中已有不少基 本的课后练习,能满足学生课后的巩固练习需求,故小学一二年级没必要使用教辅材料,也严禁学校或 教师推荐课后教辅材料。 初中阶段,《解答》强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征订、代购省教育厅初中评议目录外的其他教辅材 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不得超出规定的学科、品种、年级范围征订教辅;不得以"补充练 习""校本教辅"等名义变相征订多种教辅材料。 广东不再开展高中阶段教辅材料的评议工作,由高中学校自主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教辅材料。同时,我 省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学习辅助资源规范化、个 ...
广东建立3540个“老班长工作室”助力基层治理
从军营到地方,他们始终未改军人本色。在广东,一大批退役军人正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凭借独特的 组织优势与专业能力,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凝聚社区共识、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力量。 退役军人李荣飞退役后主动下沉到松山湖生态园片区,为群众排解纠纷。他负责的"飞哥调解室",是松 山湖首个个人调解品牌工作室。"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服务理念,让退役军人成为基层矛盾化解 的生力军。 广东持续加强老班长工作室、心理辅导室、法律援助室等阵地建设,建强老兵网格员、调解员、平安志 愿者队伍,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聚力赋能。目前,我省共建立"老班长工作 室"3540个、组建老班长队伍7048人,4000余名退役军人加入思政指导员队伍,在化解邻里纠纷、纾解 社会矛盾、守护一方平安的"新战场"上,续写着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 全省组建38支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 他们不仅延续着部队的纪律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为民服务情怀,更在应急抢险、国防教育等多个 领域展现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担当。广东退役军人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基层善治 注入正能量。 "铁脚板"走出群众路线新实践 "什么时候能解决一下大塘片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