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能投顾: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投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跨境机会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4:08
海能投顾: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投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跨境机会 在当今世界,智能化和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它们不仅重塑了投资市场,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新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化与全球化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为投资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首先,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经济的面貌。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从云计算到物联网,这些 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市场趋 势,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关注那些 能够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业务转型和创新的公司,因为它们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市场领导者。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投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跨境机会。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资本、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流动变得更加 自由,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视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扩张,也为新兴市场提供了增长动力。投资者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那些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和行业,从而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
全球硬件大爆款 生于中国
3 6 Ke· 2025-10-10 00:31
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的时候,却不知道,中国公司仍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荧幕上抢占眼球。 巨幕下的匆匆过客中,一定有这款Plaud AI录音笔的用户。它纤薄小巧,能贴在iPhone背后,接入 ChatGPT整理录音,售价不算便宜,159美元起,但销量却迅速突破了百万台。 无论从产品、宣传,Plaud这家公司都看起来"中美莫辨"。但实际上,它成立在2021年的深圳。创立之 初,创始人许高就表达过Plaud的愿景:"Day One(第一天)就要做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这样的口号放在十年前,没有多少人会当真。当下,却可能是许多野心勃勃年轻人理所当然的创业路 径。不止一位创业者向36氪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一个硬件创业公司,在2025年要是不盯着全球市场,不 想做高溢价的品牌,那就太没想象力了。 在全球环境动荡不安的眼下,这样的"想象力"充满了珍贵的乐观主义勇气。 如果追寻这种勇气的源头,或许要将时间拨回到十年前。 2014年时,《华尔街日报》发文称赞一家产品刚上市两年的中国公司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 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赞誉背后的现实是: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的全球化十几年后,中国出口总值已达到14万亿人民币 ...
“一些欧洲投资者参访宁德时代等工厂后,认为西方清洁能源几乎没有投资价值”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14:55
问及这是否代表了跨境资本新范式的形成,Rich Nuzum表示,希望能重启中美在风险投资和科研领域 的合作,"过去五年这种联系削弱,对双方乃至全球都不利。"他表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在过去 50 年 让世界一半人口脱贫,但仍有约 10% 的人口未受惠。如果能改善国际关系与贸易合作,将有助于其他 欠发达地区获得电力、清洁水源和教育资源。 在市场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正重新审视"安全"与"成长"的平衡。黄金的避险逻辑 再度被强化,而人工智能的浪潮仍在重塑估值体系。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关门的阴影与地缘政治摩擦, 也让全球资产配置变得更复杂。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 (FTIS) 于 1996 年推出首个策略,截至 2025 年 6 月,管理着 930 亿美 元的资产。 附对话实录: 专题:2025年格林威治经济论坛 文/康路 发自格林威治 2025年格林威治经济论坛(Greenwich Economic Forum)期间,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 OCIO业务主管 Rich Nuzum表示,美国政府关门在短期内尚未对市场造成扰动,但一旦关门时间过长, 企业、创业者和个人 ...
对话富兰克林邓普顿 OCIO主管:AI热潮仍在演进,长期看好中国和新兴市场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14:03
专题:2025年格林威治经济论坛 问及国际资产配置,Rich Nuzum连说了三遍"长期看多中国"。近期,部分欧美风投机构的投资人造访宁 德时代等中国新能源工厂,得出结论,西方清洁能源几乎失去投资价值,与其竞争不如和中国企业进行 合作。 在市场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正重新审视"安全"与"成长"的平衡。黄金的避险逻辑 再度被强化,而人工智能的浪潮仍在重塑估值体系。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关门的阴影与地缘政治摩擦, 也让全球资产配置变得更复杂。 2025年格林威治经济论坛(Greenwich Economic Forum)期间,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 OCIO业务主管 Rich Nuzum表示,美国政府关门在短期内尚未对市场造成扰动,但一旦关门时间过长, 企业、创业者和个人都无法获得政府审批或影响商业决策后,将导致经济停顿的恶果,"我认为超过 2 周就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超过 6 周则会出现明显、甚至极端的冲击。" 问及这是否代表了跨境资本新范式的形成,Rich Nuzum表示,希望能重启中美在风险投资和科研领域 的合作,"过去五年这种联系削弱,对双方乃至全球都不利。"他表 ...
布鲁可亮相WF2025,开创拼搭玩具全新品类积木车
【新华企业资讯10月9日】中国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手办模型展Wonder Festival 2025(以下简称: WF2025)10月2日-3日在上海举办。继2022年首创"积木人"品类后,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品牌布鲁可发 布了全新品类"积木车",再次以品类开创者的姿态推动中国拼搭玩具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其在中国 拼搭玩具领域的领先地位。 围绕"全人群、全球化、全价位"的三全战略,布鲁可积木车品类已经构建层次清晰、丰富多元的产品矩 阵:针对学生群体与泛 IP 粉丝,推出以变形金刚等大众 IP 为主的C系列;面向成人 IP 爱好者,打造以 蝙蝠侠等 IP 为核心的E系列;同时为资深车模收藏者规划旗舰系列,全面覆盖不同人群的收集需求与收 藏偏好。本次 WF2025 展会上,该品类首次发布三款新品 —— 布鲁可积木车变形金刚 C01 、布鲁可积 木车蝙蝠侠 E01 ,以及布鲁可积木车原创车,成为现场玩家关注的核心展品之一。 布鲁可积木车采用深受儿童和成人收藏者喜爱的1:64比例,延续布鲁可产品一贯的"品质高、可玩性 高"的特点,通过"玩法""题材"和"材料"三大维度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易拼装、可玩性高、题材多元的 产品 ...
2025年Q3回顾:1.5亿、1.2亿美元… 巨额融资背后,教育科技正迎来AI平台时代
3 6 Ke· 2025-10-09 08:59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教育科技一系列大规模融资事件,不仅彰显了市场信心的回归,更清晰地勾勒出 行业发展的轮廓。本季度的投融资核心在于:巨额资本正优先涌向那些能够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品内 核、并具备全球化运营雄心的平台型公司,同时,在垂直细分领域解决关键痛点的创新模式,也赢得了 市场的广泛青睐。 头部融资领航:平台化与AI化战略赢得资本重金押注 本季度,数笔过亿美元的融资奠定了行业的基调,凸显出资本偏好于具备规模效应和生态构建能力的平 台型公司。 Lingokids:1.2亿美元构筑儿童互动内容生态 Lingokid 以1.2亿美元的融资额成为本季度最受关注公司之一。这笔巨额融资不仅巩固了其作为面向2-8 岁儿童互动应用的头把交椅,更标志着其战略从"单IP应用"向"多IP平台"的跃迁。其核心特征在于: AI驱动内容扩张:公司将利用Generative AI大幅提升内容制作的速度与多样性,旨在成为孩子们的"终 极数字目的地"。 生态化内容整合:通过将Pocoyo、Blippi等第三方知名品牌角色整合进其"Playlearning™"世界,打造一 个既安全又富有吸引力的内容生态。 权威背书增强信任:与NASA、斯 ...
高盛交易员:人工智能-成与不成”的争论将在多个季度内无法定论
Goldman Sachs· 2025-10-09 02:00
2025/10/7 21:59 Goldman Trader: The AI "Will It, Won't It" Debate Won't Be Decided For Many Quarters | ZeroHedge Goldman Trader: The AI "Will It, Won't It" Debate Won't Be Decided For Many Quarters ⾼盛交易员:⼈⼯智能"成与不成"的争论将在多个 季度内⽆法定论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加V:shuimu2026 BY TYLER DURDEN TUESDAY, OCT07,2025-12:15 PM By Bobby Molavi, Goldman managing director and macr ...
美力科技(300611):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深耕高壁垒弹簧赛道,国产替代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长
KAIYUAN SECURITIES· 2025-10-08 04:46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assigns a "Buy" rating for the company, marking its first coverage [2][9].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i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Chinese spring industry, focusing on high-barrier markets and leveraging both domestic substitution and smart technology as dual growth drivers [5][6].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deep partnerships with major domestic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ers such as Geely, BYD, and Li Auto, as well as stable relationships with international Tier 1 suppliers like WABCO and ZF [5][6].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see significant profit recovery, with projected net profits of 190 million, 270 million, and 320 million yuan for 2025, 2026, and 2027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EPS of 0.92, 1.27, and 1.51 yuan [5][7]. Summary by Sections 1. Company Overview - The company has a strong history of growth and expansion, becoming the first listed company in the Chinese spring industry in 2017 [17]. - It has undergone multiple acquisitions to enhance its industrial layout, including significant acquisitions in 2021 and 2024 to expand its product lines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17][18]. 2. Industry Dynamics - The spring industry has high barriers to entry due to technological, financial, and customer-related challenges, with foreign companies still dominating the high-end market [32][33]. - The rise of domestic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ers is driving demand for suspension systems, with the market for springs expected to reach 431.24 billion yuan by 2030 [35][41]. 3. Customer Base and Technology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strong customer relationships with lead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creating a robust customer barrier [44]. - It has accumulated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expertise, holding 111 patents and continuously investing in R&D, with a 32% increase in R&D spending in 2024 [47][50]. 4. Growth Drivers -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660 million yuan in smart suspension systems, anticipating significant market growth in this area, with the air suspension market projected to exceed 80 billion yuan by 2030 [55][54]. - The humanoid robot market is also seen as a new growth avenue, with the global robotics market expected to surpass 100 billion USD by 2035 [56][59]. 5. Financial Projections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achieve rapid revenue growth, with projected revenues increasing from 1.37 billion yuan in 2023 to 3.14 billion yuan by 2027, reflecting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24.2% [7][30]. - Profit margins are also expected to improve, with gross margins projected to reach 24.8% by 2027 [7][30].
全球化反噬:美国工人失业、降薪,全球化失控背后的血泪与反思!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06:17
最近我读到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资深记者戴维·林奇所著的《世界最糟的赌注:全球化豪赌如何失控(及如何重回正轨)》。 通过这本书,我终于理解了"全球化是豪赌"这一说法的深意。简单来说,美国的工人其实不过是全球化这场赌局中的筹码,输赢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林奇在书中提到,早期大家普遍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资本可以自由跨国流动,新市场等待开发,而发展中国家也能借此崛起。但当我们回顾像 印度尼西亚的动荡、俄罗斯的卢布危机,以及美国工人失业的情形时,不难看出,今天的经济动荡和政治分裂,很多都与全球化的走向密切相关。 林奇多年来一直关注贸易协定与工人生活状况,他的视角特别,专注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他通过深入剖析新自由主义到民族主义的变化,揭示了全球 化走向失控的路径。 19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全球化是"无敌的力量"。当时大多数美国人同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五分之三的人也明白这会导致国内工人受损。经济学家 丹尼·罗德里克早就警告过,全球化的好处是资本和高技能人才能赚钱,而低技能的工人则会失业,他们的工作岗位被低价劳动力取代。这个不平等的局面 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也让富人和企业能逃避税 ...
吉利汽车:拟23亿港元回购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0-06 23:29
10月6日,吉利汽车(00175.HK)宣布拟进行23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该计划将透过自动化机制于公开市 场回购股份,并根据回购授权进行。 吉利汽车董事会认为,实施计划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在目前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进行股份 回购,能展示公司对其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并最终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董事会相 信,公司现有的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计划的实施,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据公告,该计划的实施须受若干条件约束,其中包括获得联交所就《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 则》第10.06(2)(e)条的严格遵守所批出的豁免。 2025年5月30日吉利汽车股东年会上授予的一般性股份回购授权,公司计划回购不超过10.08亿股,相当于 股东年会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回购的股份将予以注销,以优化股本结构。 吉利汽车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吉利汽车单月销量达到了273125台,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9%,其中,海外出口40665台;新能源汽车月销165201台,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12%,创下 历史新高。 其中,吉利品牌销量为221966台,同比增长43%;银河系列销量为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