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变电工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协同增效 在逆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29 13:28
8月29日,特变电工(600089)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面对行业周期波动、资源品价格下行等不利影 响,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积极布局高潜能板块,协同发展。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84.0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44.23亿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母净利润31.84亿元,同 比增长5%。 特变电工既是传统能源保障企业、高端能源装备生产企业、高载能新材料又是能源的消费企业、公司还 是新能源的提供企业。特变电工四大产业协同共创、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全方位提升产业链价值。 上半年,特变电工新能源业务主动应对周期挑战,苦练内功,以创新破「内卷」。在上游硅料市场中, 面对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局面,公司动态调整生产策略,库存保持低位,并积极采取工艺优化、 设备性能提升、数智赋能等举措,使多晶硅单位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中下游市 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提质降本、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输 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能源四大产业的协同优势,精准把握国内外电力市场发展的战略 机遇,通过实施一系列精益管理、存量调优和增量引领的 ...
瑞风新能源(00527)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52.6万元 同比收窄3.5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3:25
瑞风新能源(00527)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收益约1.83亿元,同比增长5.6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52.6 万元,同比收窄3.51%;每股亏损0.021元。 公告称,亏损主要归因于储能电站项目于运营测试阶段所产生的电力成本及折旧费用。 ...
瑞风新能源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52.6万元 同比收窄3.51%
Zhi Tong Cai Jing· 2025-08-29 13:16
公告称,亏损主要归因于储能电站项目于运营测试阶段所产生的电力成本及折旧费用。 瑞风新能源(00527)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收益约1.83亿元,同比增长5.6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52.6 万元,同比收窄3.51%;每股亏损0.021元。 ...
天域生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3.68%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8-29 13:14
此外,公司切入发展基于生物科技的红曲系列产品、保健食品以及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将健康生态 食品作为公司战略突破口,助力公司实现"种、养、食"相结合的生态大农业战略部署。上半年,公司红 曲产品的产能较上年同期增长36.78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4.95万元。 公司在"大生态"相关领域中,探索尝试向光伏及配套储能为主的新能源、新基建(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发 电、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方向转型,作为生态环境工程业务的转换及补 充,形成建设业务的迭代升级。上半年,生态能源业务拓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洽谈和签订了部分"分 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同。上半年,公司共有6.30MW项目并网发电,实现绿色发电营业收入1489.76万 元。 本报讯(记者冯雨瑶)8月29日晚间,天域生物(603717)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域生物")发布 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1.80万元,同 比增长73.68%。 2025年上半年,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保持稳中求进发展策略,推进公司"数智化"转型,以提质增 效为目标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 ...
15亿美元!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加持全球资管龙头普洛斯
财富FORTUNE· 2025-08-29 13:04
今年8月28日,普洛斯集团(GLP Pte Ltd)宣布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15亿美元投资,首期部 署5亿美元。 ADIA是中东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前 五位,根据其2023年报告,按照点对点口径计算的20年和30年年化回报率分别为6.4%和6.8%。ADIA专 注于长期价值投资,并在可持续增长方面表现卓越,其每一次布局都备受全球资本市场关注。 普洛斯不仅是新经济核心领域的另类资产投资及资管机构,更是依托新型基础设施资产的产业服务运营 商,旗下物流及制造研发设施、智慧冷链运营服务、算力新基建、新能源乃至相关产业私募股权投资业 务均位于行业前列,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到800亿美元。 ADIA多年来是普洛斯投资于多个市场多只不同策略基金的LP,在中国市场合作多年,在国际市场如巴 西也曾有合作。从成功投资普洛斯跨越不同市场不同主题的基金,到升级为集团战投,投资人ADIA给 普洛斯团队强有力的背书,开启新经济赛道加速模式。 强强联合:几何级增长的潜力 近年来,中东主权资本正在加速增持全球新经济赛道。以北美人工智能领域为例,ADIA曾经以十亿美 元级别资金 ...
特变电工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协同增效 在逆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8月29日,特变电工(600089)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面对行业周期波动、资源品价格下行等不利影 响,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积极布局高潜能板块,协同发展。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84.0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44.23亿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母净利润31.84亿元, 同比增长5%。 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提质降本、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输 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能源四大产业的协同优势,精准把握国内外电力市场发展的战略 机遇,通过实施一系列精益管理、存量调优和增量引领的措施打破"内卷",克服了多晶硅价格和煤炭价 格下行等不利影响,在逆境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输变电全产业链稳步增长国内国际双轮驱动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深入推进、新兴产业用电需求的持续性激增,国内外对电力设备的需求稳步提 升。特变电工紧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国际市场需求扩大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推进营销平台建 设,深化市场协同,全力推进全产业链集成销售。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国内输变电市场签约273亿 元,同比增长近14.08%;国际市场输变电产 ...
创维集团发布2025中期业绩:总营收稳增逾两成 新能源与全球化双引擎动力十足
2025年8月28日晚间,创维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751.HK)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面对复杂 的全球经济环境,集团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与扎实的业务韧性,实现经营业绩稳步向前,为全年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更在核心业务突破与长期价值培育上取得关键进展。 在业务模式上,集团首创的"光伏+普惠+数字科技"模式持续落地见效,户用分布式光伏业务跃居行业 领先地位。其中,首创的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更是打破传统电站安装局限,根据不同房 型与用户需求定制解决方案,实现"收益、实用、美观"三者兼顾,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同时,集团已进 一步完善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实现光伏发电、储能及充电技术整合,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并将业务成功拓展至光伏支架、组件、逆变器和储能业务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通过搭配自主研发的智能 运维系统及实时数字化管理,集团打造出了完整的、一体化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为后续业务扩张奠定技 术与产能基础。 智能家电业务稳健发展,全球市场地位提升 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智能家电业务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 额达170.44亿元,同比增长9.4%,展现出强大 ...
新特能源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2.56亿元 同比收窄71.11%
Zhi Tong Cai Jing· 2025-08-29 12:30
新特能源(01799)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营业收入73.1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 减少37.74%;归母净亏损2.56亿元,同比收窄71.11%;每股基本亏损0.1792元。 ...
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全面共建启动,加速“学研产城”融合
南方财经记者陈梦璇 南沙报道 8月29日,"共建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暨广州南沙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推进会"在 广州南沙越秀iPARK粤港云谷举行。推进会上,广州南沙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一批 重点项目现场签约,12项"南沙新质生产力标志性成果"与12支潜力创新团队发布,标志着南沙科学城国 际创新创业社区建设全面启动,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 方案》)第二阶段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力。 去年10月,南沙与广东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州南沙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 会上,研究院正式启动,将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搭建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经济等领域重大科技 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引育高层次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鲁仁全受访表示,南沙前期已提供12000亩的场地、100亩的中试基地并已开建,研 究院将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接下来即将落地2个钛合金、锂电池方向的项目,落地后即可产生效益。 据介绍,该院将构建"高校筑基+研究院产业化"的校地合作模式,采用"研究院+产业化平台公司"的形式 实现市场化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储能是能源绿色转型和新能源发展不可或缺要素
Di Yi Cai Jing· 2025-08-29 11:34
重点提及了抽水蓄能、燃料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 "新能源发展至今,底层逻辑已发生巨大变化。" 在8月29日由第一财经举办的2025零碳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创始 院长黄震指出,我国新能源发展已步入下半场,新能源+储能将成为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 统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正面临从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绿色转型。据黄震介绍,近年来全球新增风电、 光伏装机量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到16.73亿千瓦,提前完 成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迅猛发展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快速下降。黄震称,光伏上网电价正 从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每度(千瓦时)四元,下降至当前每度四毛钱左右。 但不可忽视的是,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也在带来诸如新能源消纳等多重挑战。 黄震举例称,随着光伏装机和发电量不断增加,白天午间时段火电发电往往要让位于光伏,导致午间火 电负荷越来越低,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则要补位大发,出现午间新能源消纳难、晚高峰用电时段保供难 的现象,而随之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