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江农业记忆|粮食产量狂飙实录:1600亿斤背后的黑科技有多燃?
Xin Lang Cai Jing·2025-03-28 04:40

文丨白杨 2025年3月,黑龙江友谊分公司的水稻育秧大棚内,无人驾驶插秧机的导航系统正被调试,气象站实时 分析着土壤墒情。望奎县农民赵希龙的大豆田里,播种机精准地播下"大垄密植"的种子……这些场景, 像一部农业科幻片的切片,却真实发生在今天的黑土地上。 从1983年粮食产量突破300亿斤,到2024年突破1600亿斤,黑龙江用40余年的时间,将"北大荒"变成"北 大仓",更将中国饭碗的"压舱石"打磨得愈发坚实。这场变迁背后,是产量的跃升,更是一场从"靠天吃 饭"到"向科技要粮"的革命。 从"温饱保卫"到"质量竞速" 计划经济的破冰。 1984年,黑龙江农业耕种效率低的问题突出。彼时的政策关键词是"调整"——富裕县优化农牧比例,东 宁县探索农副产业,克山农场用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指令,种下了市场化改革的种子。 黑龙江日报1990年3月1日刊 ◎ 千亿斤的狂飙 1990年,"平价粮油四不变"政策稳住了基本盘,但产量仍显单薄,农民口袋里装的更多是粮票而非现 金。 从"铁牛"到"硅谷":若说2005年千名专家下乡是科技启蒙,2025年的农业已进入"无人时代"。无人机40 秒喷完140斤肥料,智慧农业平台绘制全省耕地"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