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未来|人机共生 第一视角感受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之春”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机器人泡茶、冲咖啡、写毛笔字,这些场景或多或少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在年会现场,"人机共生"的"科 幻"场景使记者感受到"未来已来":从新闻中心前往会场的路上,偶遇一只"通勤赶路"的机器狗;创新中心大厅, 身高1.2米的T1接待机器人为嘉宾带路……本次年会中,有15家企业近百台机器人活跃在年会的各个角落,承担着 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不同工作任务。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走进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几乎随 处可见的机器人提醒着人们:这是一片"人机共生"的天地。 T1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与往届相比,今年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乐聚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神经网络深度学 习和情绪识别算法,人形机器人已能胜任公共服务、教育陪伴等复杂场景。在中央展示区,多台机器人正排练集 体舞蹈,动作整齐划一,引来阵阵惊叹,"这已不是简单的程序执行,而是多机协同运动能力的展现。" 带路机器狗(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迎宾机器人妮娅(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人机共生'不仅仅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