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施一公再回“老家河南” 西湖大学湖心讲堂省外首站开讲 奏响科学与艺术的交响曲
He Nan Ri Bao·2025-03-29 23:19

当科学遇到艺术,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百年前,法国作家福楼拜这样回答:"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 百年后,人形机器人扭秧歌,《哪吒2》刷新百亿票房,中国的DeepSeek跃居世界人工智能大模型前 沿,我们真切地看到,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科技与艺术在山顶相遇的胜景。 3月29日,西湖大学湖心讲堂2025春季公开课在郑州开讲。这是西湖大学湖心讲堂首次走出浙江,省外 首站选择河南,以一曲科学与艺术二重奏响彻古都郑州,为中原大地带来一场深层共鸣。 现场氛围有多热烈?开始前半小时,会场已经座无虚席,不少"卡点"到场的人只能站在两侧的过道上听 讲。 "太阳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公开课伊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孙立成用一个问题带领现 场观众走进光合作用的世界。"有了太阳能电池,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太阳能燃料?"孙立成没有立即回 答,却给出了数个未来应用场景。在他描绘的田间地头用空气作原料的"化肥厂"里,以催化剂为黑键, 以阴离子交换膜为白键,谱写出绿色氢能的华章,奏响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进行曲。 把视线从科学转向艺术。回到老家河南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在悠扬的乐曲中带领观众追"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