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倾听:外国专家畅谈人形机器人未来路径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迅典】3月27日至31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 坛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期间,中国数十家顶尖科技公司的近百台人形机器在迎宾、交流、表演等 场景中为与会嘉宾提供服务。《环球时报》记者在论坛年会期间采访了多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人形机 器人在未来世界中的无限可能。 AI+机器人 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镇守在论坛现场表示,中国大模型DeepSeek非常出圈,中国AI技术已经达到 全球领先水准,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这种AI领域的革新也是与机器人产业紧密联结在一起,互相促 进了各自的发展。纵观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和政府政策,他表示,韩国可以借鉴很多东西,在中国春节晚 会上跳舞的机器人也对全世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李镇守说,中国也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国产化,2022年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中的52.5%来自中国本土制造。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领域的不断增 强下,人形机器人已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决策,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 力中心Artes4.0首席科学家、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生物机器人研究所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