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文艺创作,AI热下的冷思考
XHWXHW(SH:603888) Xin Hua She·2025-03-31 03:52

新华网记者李欣 王坤朔 丁梓朔 今年,DeepSeek赋能潮起。在文艺创作领域,有关"AI写作""AI创作"等话题的讨论持续高热。 当AI可以输出《诗经》的风雅、金庸的招式、莫奈的笔触……AI会给文学和艺术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数字化浪潮下,创作的边界在哪里?文艺将会向何处去? 图片由AI生成 "AI已经'破门而入'"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题:文艺创作,AI热下的冷思考 "为DeepSeek鼓掌!"这是某文化创意公司策划宁映雪在春节期间发的朋友圈。与之相配的图片,是她用 DeepSeek写的一首名为《沙漏内部有潮汐》的诗,"铜绿爬上表盘时,分针正剖开/一尾银鱼的腹部。沙 粒坠入深井/钟摆用弧度收割所有未完成的疑问/黄昏在候鸟骨骼里迁徙……" 不止现代诗,春联、贺词、攻略,甚至古典诗词、歌词、剧本、散文、小说……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和深度接入普通人的生活,引发全民"创作热情",甚至不少人戏称要"用AI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 在创作端,最先受到影响的或许是网文平台。不少网文平台编辑反映,年后审核工作量骤增。番茄小说 等平台的部分板块,新书首秀数量环比增幅超过50%。有分析称,这可能与大量新人开始用AI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