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更多青创人才站上舞台“C位” 北京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00925BJ PROPERTIES(00925) 中国青年报·2025-04-01 23:10

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创业者站在了舞台"C位"。 2024年3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到"创新人才",明确 市人民政府和人才工作、教育、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制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措 施,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创新人才,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师李振坤是2024年度中关村U30优胜者之一。他首创提出了一种新型软体机器 人概念"流变机器人"。用通俗的话说,这种运用4D打印技术生产出来的软体机器人类似科幻电影中的 液体角色"毒液",能够随心所欲地拉伸变形。 李振坤说,传统的软体机器人大多依赖于弹性材料的变形,但其变形方式相对固定,对环境的适应性有 限。而流变机器人依托4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有限变形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流变机器人可以赋能人形机器人的关节结构,可以进入科技馆或学校做科普,也可 以赋能时下热门的低空经济领域。 "我们的团队都是年轻人,年轻的老师、年轻的学生。"李振坤说,目前整个团队有8名教师和十几名学 生,正在加快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目前,团队已经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王军医生团队合作, 开展利用流变机器人抑制癌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