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场首发、百场首秀、千场首展 中心城区36个合作地标带动消费涨约三成 时装周连通秀场商场连接四方
记者 叶宇 吴卫群 "引进来"说来容易,但是要打通各个关节,形成产业流通闭环,变流量为"留"量,背后需要强有力 的政策支持以及绣花针般的精细功夫。就在上海时装周举办前夕,上海发布首发经济3.0版,在延续去 年7项政策措施的同时又新增加3项措施,进一步提升首发环境,建立首发、首秀、首展的进口商品通关 便利"企业服务包"机制,提供更精细化的通关服务。"我们希望更多品牌能够在上海扎根发展,从一场 首发活动、一场首秀发布,到开设首店,再到未来在上海设立总部,进一步走向世界,取得更大的发 展。"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说。 不断迭代优化的政策,持续为"首发经济"注入能量,打通秀场与市场,将国际声量转化为在地销 量。去年意大利奢侈品牌盟可睐(Moncler)首次走出欧洲,选择在上海时装周举办时尚创意盛典。大 秀之后,品牌销量增长超过40%,并连续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和港汇恒隆广场落地两家实体店。今年,迪 士尼中国携手10家本土品牌亮相,呈现首个以《玩具总动员》为灵感的时装秀,同期在张园设立快闪 店,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玩具总动员主题的周边产品。 "上海时装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城市的活力以及消费者的响应度。"上海市商务委表示,在国家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