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 气清景明
He Nan Ri Bao·2025-04-07 23:32
在洛阳市凤凰山生态纪念园,赵柯儿和同事为逝者家属提供代祭扫服务。记者 赵大明 摄 在清明这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时节,不少地方文明祭扫蔚然成风:鲜花替代纸钱,丝带承载思念,植 树寄托哀思,云端献花表达追思……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还有一些变化在城乡间悄然发生:家庭追思升格 为集体记忆沙龙,"职业扫墓人"穿行山间代客拭碑献花,AI数字人技术让逝者音容跨越虚实界限……当古老 节气经历现代文明的重塑,"慎终追远"正被诠释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时代内涵。 新形式集体追思传承乡风 "多亏父辈们艰苦奋斗,才为现在的生活打下基础。"4月2日下午,在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开发管理委员 会黄龙岗社区的梨树园,一场追思会正在举行。10多位中老年人围坐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回忆着过往 的点点滴滴。 "过去每年清明节前,村民会在各自的家庭微信群里怀念先辈。"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黄俊介绍,这让村干部们 产生了"灵感",今年便在村里尝试举行了首次集体追思会。 梨花绽放,暗香浮动。"20世纪70年代,村民自己尝试育苗、嫁接、探索管理经验,建起了这处梨园。"78岁 的"老支书"徐春章说,老一辈白天下地干活儿,晚上回到家还要纺棉花织布,非常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