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养老 需要更多“痛点思维”

前不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该标准为各类养 老机器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 机器人养老时代要来了吗?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左右,陪伴型养老机器人将走进家庭;而 能像专业护工一样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机器人,有望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走入家 庭。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未来之光已在当下闪耀。当下,外骨骼机器人的落地场景正逐步从工业向养老领 域拓展。除了辅助护工搬动行动不便的老人,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帮助脑梗老人康复训练、恢复行走。不 过,养老机器人靠谱吗?不尽然。与价格普遍较高、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相比,养老机器人发展的障碍 更主要表现在不能精准聚焦痛点上。这意味着,在产品设计之初,一些智慧养老产品就是有缺陷的。譬 如,有的助行机器人在使用时仍需要护理员辅助,并需额外支付使用费用;面对难以转动脖子的失能老 人,喂饭机器人时不时"找不着嘴";一些智能设备频繁提示升级,升级后又要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让健忘的老人颇感麻烦……可以想见,如果痛点成了盲点,机器人养老就会遭遇堵点。 从某种程度讲,"痛点思维"是关乎机器人养老兴旺发展的关键。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