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论衡】 从409家独角兽看中国新经济活力与后劲
Zheng Quan Shi Bao·2025-04-14 18:45

站在全球视野看,409这个数字既是勋章也是考题。美国硅谷用半个世纪培育出苹果、特斯拉,德国隐 形冠军企业往往专注细分领域数十年。中国独角兽的"青春风暴"令人惊艳,但能否避免"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当智元机器人还在练习系围巾时,波士顿动力的Atlas已能后空翻;当我们 的新能源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固态电池技术又掀起新竞赛。创新没有终点线,今天的领跑可能只是 明天比赛的入场券。 这组数据像一束强光,再度照亮了中国新经济版图。当全球每三家独角兽企业中就有一家来自中国,我 们既为这份成绩单振奋,更需冷静思考:这些疾驰在新赛道上的创新骏马,究竟靠什么赢得未来? 独角兽企业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创新效率的竞赛。上海智元的人形机器人能优雅地倒红 酒,银河航天的卫星太阳翼薄如蝉翼,中建材的光伏玻璃突破1.5毫米极限——这些技术突破揭示了一 个硬道理:中国创新正从"模式复制"转向"技术攻坚"。当年共享单车烧钱大战的硝烟散去后,如今智能 工厂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生物实验室的基因剪刀、太空中的可堆叠卫星,才是真正衡量创新含金量的 标尺。这种转变如同登山者从缓坡观光转向峭壁攀岩,既需要更强的技术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