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贷收入“腰斩”变戏法:关联交易输血 产品换壳 量化派如何玩转型“障眼法”?
Xi Niu Cai Jing·2025-04-16 03:16

作者:Colin 在港股 IPO 的市场中,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量化派")用7年时间演绎了一场"助贷业务变形记"。从早期的现金贷平台"信用钱包"到如今包装成"AI驱 动消费生态"的"羊小咩",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始终未能撕掉助贷业务的争议标签。 尽管2025年3月成功通过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但量化派招股书中暴露的收入结构"明降暗升"、合规风险高悬、财务数据恶化等问题,让其资本化之路更像 是一场与监管和市场的危险博弈——量化派究竟是金融科技合规转型的样本,还是助贷业务的"套壳玩家"?其IPO背后的三大核心矛盾,正在撕开行业野蛮 生长的最后"遮羞布"。 虽赴美上市失败,但却并未浇灭量化派拥抱资本市场的野心,2020年和2021年,量化派在业务上还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调整。 一方面,量化派将旗下信用钱包转型为羊小咩APP; 另一方面,推出兴福汇和消费地图等,在以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重新定位自身的同时,落子本地生活服务,以期降低助贷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 比,从而更好地拥抱监管,顺利上市。 此后,经历了上述调整的量化派,2022年6月再次提交上市申请,这一次将目光转向了港交所,最终却因未能在递交上市申请后6个月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