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料变原料、制造到智造、基础转高端 江南化工的绿色转型“方程式”
四月的镇江,春光正好。 走进位于镇江经开区的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化工"),厂区内,反应塔鳞次栉 比,电子大屏上的数据曲线跳动不息,一场由传统化工迈向绿色新材料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悄然进行。 废料变原料:绿色循环演绎"1+1>3" "比如我们的人员定位系统,一旦厂区内有人数超限或轨迹异常,就会立刻报警。"工作人员向记者 演示说。此外,员工巡检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系统都能自动记录并生成工单,大大提高管理 精度与响应效率。 正是这种"人少事稳、事先预警"的理念,让江南化工在管理上步入了"轻量高效"的新时代。数据显 示,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已下降至0.31吨标煤,同比下降38%;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63.7%;产品不 良率由8.7%降至1.2%。 "我们年产草甘膦5万吨,有机硅30万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位于同行前列。"江南化工总经理王 舜介绍,"但真正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是首创的'氯-磷-硅三元素循环技术'。" 草甘膦合成中产生的大量母液如何处理,曾是化工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而今,通过企业自主研发 的定向转化装置,这些"废液"被转化为焦磷酸钠,实现了从污染源到增值产品的"逆转",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