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变身“硅基文物卫士” 业内:机器人处理非标场景效率更高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魏官红 都说故宫的排水系统设计科学,暴雨也不积水,其实,这也少不了平时的清理维护。4月2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在"AI智慧应县木塔2.0 ——具身智能X数字文遗升级路径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介绍,他正在研究"管沟里的小机器人",用来清理故宫地下管道,管沟里有饮料瓶、衣 服,但最麻烦的是头发,"原来我们第一代做的是一个轮子(轮式机器人),但在里面走的时候被头发丝缠住了,动力又小,头发丝就足以阻断它⋯⋯后来 我们迭代换成了履带的了"。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六足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介绍,AI是通用技术,具身智能在保护古建筑中展现出来的巡 视、三维重建、数据采集能力,这在各行业都是能够通用的。比如应县木塔项目中,机器人需要背负CT机进行检测,同样的道理,在南极,机器人可能要 背负冰裂缝检测仪,在应急救援场景,机器人要背负生命探测仪。 "像对具身智能这样前沿技术的引入,正在为我们打开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全新可能。比如,智能监测、机器人巡检等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