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年出货千只灵巧手已算“大量”,下游应用场景仍需加强开发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近期,随着两场机器人运动会的举办,人形机器人热度飙升。能为人形机器人带来触觉的"电子皮肤",也成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电子皮肤听起来高级,但其实并非机器人时代的新技术。业内人士介绍,电子皮肤即柔性触觉传感器,早年间应用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 领域,不少公司早有布局。 尽管如此,基于乐观的产业预期,A股中代表性企业仍受到投资者热捧。自2024年12月2日以来(截至2025年4月25日),福莱新材 (SH605488)股价上涨188.10%,汉威科技(SZ300007)股价也上涨了111.02%。 近日,多家电子皮肤厂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已经与出现在赛场上的机器人公司有了合作,目前电子皮肤行业已具备量产能力。 然而,"1年可以出货1000只灵巧手已经算是行业中很大的量了"。而出货量升上不来,就意味着成本降不下去,市场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还是 个未知数。 电子皮肤并非新技术 "机器人拿起一块柔软易碎的豆腐或者一枚鸡蛋,需要特别精确和多个维度上的力的感知。拿起被揉成一团的纸,对机器人来说更具挑战性, 这些都需要电子皮肤来实现。"4月17日,他山科技相关负责人如此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