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Jing Ji Guan Cha Bao·2025-04-29 03:31
(原标题: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在人类心灵的广袤天地中,烦恼如影随形,从古至今,无数人都在寻求摆脱烦恼、获得智慧与内心安宁 的道路。佛教中"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的深邃理念,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诸多理论不谋而合,为我们 探索心灵的奥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方法。 "识"指的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分别之心,它包含了我们的感觉、知觉、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 动;"智"则是超越了分别心,对事物本质有着透彻洞察的智慧。这与心理学中关于认知的概念紧密相 连。当我们陷入心理僵化状态时,就如同被"识"所束缚,思维和行为模式变得刻板、固定,难以适应外 界的变化,从而产生诸多烦恼。而心理灵活性强的人,能够突破这种僵化,实现"转识成智",将烦恼转 化为成长的契机,也就是"化烦恼为菩提"。 回溯历史,庄子的故事便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庄子的妻子去世,好友惠子前去吊唁,却见庄子"鼓 盆而歌"。在常人看来,妻子离世应是悲痛欲绝之事,庄子此举无疑是违背常理,显得冷漠无情。然 而,庄子并非没有情感,他只是参透了生死的本质,超越了世俗对生死的分别认知。在一般人面对亲人 离世时,往往陷入极度的悲伤与痛苦之中,心理僵化,无法接受现实,难以从这种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