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毅夫:应对新挑战,人才、国内大市场、产业链配套齐全是中国经济的优势
Jing Ji Guan Cha Bao·2025-04-29 08:56

林毅夫进一步表示,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好,根源在于政府干预带来 的扭曲和政府失灵。对此,主流经济学理论开出了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的"药方",认为从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必须把制度安排同时建立起来,也即"华盛顿共识"。除此之外,当时的另一个 共识是,中国所实行的"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渐进双轨制改革,是比计划经济更为糟糕的制度。也正 是由于这一"共识",每当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降时,国际上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的声音,认为中国经 济增长不可持续。 "但事实是,20世纪80年代后按照主流理论进行市场化转型的国家,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经济停滞、崩 溃、危机不断和严重的腐败,上世纪80—90年代的增速甚至比上世纪60—70年代还要低。而中国却凭 借'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渐进双轨制改革,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从而为真正过渡到市场经济创 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林毅夫说。 林毅夫还回答了一个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 林毅夫指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要基于中国继续发展的潜力,也即中国的后来者优势还有多大。这 种后来者优势可以用中国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水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