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稿|多国数十年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Xin Hua She·2025-05-01 10:46

新华社伦敦/巴黎5月1日电 特稿|多国数十年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新华社记者郭爽 罗毓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4月30日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这一由30多个国家参与建造 的"人造太阳"已完成其"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该成果 被ITER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人类向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关键一步。 探索可控核聚变 ITER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可 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共同资助。 其聚变原理是将氢同位素结合形成氦,并在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与太阳的能量来源相同。与目 前的核能发电不同,聚变不会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废物,而且使用的燃料在海水中含量丰富。 ITER组织发言人拉班·科布伦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该系统运转时,将首先把2至3克氘氚混合气体注入 托卡马克环形腔室,然后通电流,形成等离子体,再用磁体构建"无形的磁笼"加以控制。此后,外部加 热系统将等离子体温度升高到1.5亿摄氏度,粒子高速运动克服电荷斥力,发生聚变,释放巨大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