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从“六大”到“十大”,“双入选”项目背后的文化密码
Xin Hua Wang·2025-05-08 02:51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从"六大"到"十大","双入选"项目背后的文化密码 新华社记者冯源、杨一苗、屈彦 作为中国考古界极具学术价值的两项年度评选活动,"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 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近期相继揭晓。 其中,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和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均同步入选了"六大"和"十大"。四处遗址分处东西, 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早期到战国末年,各有特色,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文化密码? 实证文明宏大气象 从江南丘陵到黄土高坡,从关中平原到淮河之滨,四处遗址实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宏大气象。 上山文化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之源"。下汤遗址是上山文化遗址群中最南的一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仲召兵 研究馆员说,下汤遗址全景式呈现了早期农业社会的聚落形态和聚落结构,是我国南方早期稻作农业社会为1万年文化史提供的重要实证。 寺洼遗址则为探讨黄河上游早期文明化进程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提供了重要突破口。它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发现了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内 涵最丰富、级别最高的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志委副研究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