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技术引发「异地就医潮」:相隔百公里 差价几十万
Di Yi Cai Jing·2025-05-09 00:08

根据异地就医"在哪里看病,享受哪里的医保报销政策"(即按就医地目录)的规则,这些超一线城市对 于新技术、高值耗材实实在在的医保报销政策,于患者而言是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吸引着各地患者前来 就医。 在异地就医虹吸患者到大城市就医的浪潮中,最坚定的一波人,是奔着就医地医保目录去的那一部分患 者。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人工心脏等新技术、高值耗材不断涌现,但它们在各地 医保目录中的 "待遇" 却天差地别。 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一项目,仅有上海、北京在2021年先后将其纳入医保。在上海,使用达芬奇 手术机器人做4项指定的手术,医保可以报销80%,但在上海周边,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两省,想要 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只能自费。 再如,近百万元级的人工心脏、近20万元心脏瓣膜这类高值耗材,在浙江被纳入了当地医疗服务项目目 录,但由于省内设有2~4万元的医保报销封顶线;而上海的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并无此规定,患者在上海治 疗,医保报销更多、价格更便宜——两地差价能达到几十万元。 虹吸之下,追求新技术的患者涌到大城市看病,相当一部分医保基金也流向了大城市。 新技术治疗的临床经验也在医疗高地反复聚集;被虹吸的中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