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内销观察丨从“标准化出口”到“定制化内需” 罗非鱼游出困境
Yang Shi Xin Wen·2025-05-10 01:42
广东茂名是国内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之一,去年罗非鱼出口总值达到24.4亿元。今年受到美国滥施关税影响,许多罗非鱼加工企业的出口订单量 下降,正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面对货物积压、生产线停摆的情况,还要破解产品标准化与市场需求错配等难题。那么如何让"罗 非鱼"游进中国家庭的餐桌?政企联动下的转型能否带来新的变化?来看记者在茂名的调研。 加工企业忙转型 让罗非鱼"游上"中国餐桌 在茂名化州的一家罗非鱼加工企业,记者见到负责人黄晓霞,她正在积极联系客户了解情况。受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企业出口订单量下降,不少货物无法 按时发出。 环球水产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黄晓霞:绝大部分的美国订单都处于被停的状态。有些客户暂缓了发货,他会看情况再发,留一小部分让我们保持生产。 黄晓霞告诉记者,他们和周边不少罗非鱼养殖大户都有合作。生产线上的订单逐渐减少,影响的不只是企业自身,还有罗非鱼的收购价格,这也让不少养殖 户心里没底。 订单量锐减,企业生存压力陡增。黄晓霞决定将销售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罗非鱼在欧美市场备受青睐,是热销产品。但国内消费者对它了解不多,市场认 知度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晓霞主动邀请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