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文化观察丨百年小洋楼焕发新生机
新华网天津5月13日电(王宁 周润健)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历经两年时间改造焕新开放,为津门百年金融街区注入新活力;从两处 废弃大院到一条"花园老街",天津五大道"网红打卡地"上新;梁启超等名人故居在天津意式风情区重装亮相……一幢幢脱胎换 骨的老建筑,讲述着加速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市更新的故事。 "津派国际"小洋楼外景。王宁 摄 和田玉起源、非遗作品……三层楼的主题分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天津红色文化和津派书画展。"玉文化其实是中国石器时代 的发展史,市民游客通过操作,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员曹思敏介绍说。 "第一次走进这座建筑,带孩子体验了古代的魔石、钻孔技术,收获满满!"一位本地市民感叹不虚此行。 近年来,多地将盘活文化资源存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推动小洋楼等资源盘活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 入了新动能。 小洋楼焕新迎客 一座城市的魅力,离不开风情独特的建筑美。这些建筑,是城市情感的化身,是一方水土无可替代的人文创造,亦是见证历史 变迁的纪念碑。 于天津而言,一幢幢小洋楼是其独特风景。 立夏时节,繁花盛开。位于天津意式风情区的进步道与胜利路交汇处,一栋三层小洋楼近日开门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