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场景成低空经济重要发力点
Zhong Guo Jing Ji Wang·2025-05-16 07:08
在赵敏看来,与低空经济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低空经济发展还面临三重困境。一是技术困境,航空级 电池能量密度不足,主流eVTOL飞行器载重普遍低于500公斤,续航时长1小时内;二是场景割裂,全 国仅0.1%的A级旅游景区布局低空观光,其他通航、农林、应急、物流和各行业应用场景几近空白;三 是商业闭环难题,太多团队困在"航空级技术"和"飞行器参数"的执念里,前期研发费用难以为继之外, 很多头部企业单机年运维成本近百万,营收却不足30万元。 "与其等待技术完美,不如先让产业转起来。"赵敏介绍,蜜蜂低空在低空中选择的第一个垂直场景是文 旅,在重庆巫溪红池坝、内蒙野狼谷等景区,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定翼有人机,该机型有低固投、 轻基建、易转场等特点。依托这种高频刚需+灵活调度的组合拳,蜜蜂低空测试期即实现新景区上线周 期从行业平均45天压缩至72小时、单机日执飞架次达60余次,超行业均值3倍、季度单机营收破百万的 好成绩,其产品上线一季度便率先验证了低空经济里的产业+场景的"最小可行性闭环"。 "我们不是造飞行器的人,而是让飞行器被需要和被使用的人。"赵敏表示,通过连接真实场景与上游供 应链,将每一个垂直场景中的每次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