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Yang Guang Wang·2025-05-18 00:57
今年4月,江西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杨同学,在某论文检测平台对论文查重,查重日期仅相距一天,在同一平台对同一文档的AI检测率却截然不同。此 前AI检测通过了的内容却在次日AI率检测时被标注成疑似AI片段,导致AI检测率上升。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 论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从简单的文本润色到完整的学术论文撰写,AI工具已经能生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学术内容。这一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 广泛讨论。 部分高校也提出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要通过查重外,还需检测AIGC(AI生成内容)工具使用情况。这意味着,若论文的AI生成率过高,学生可 能面临重新修改、二次答辩甚至无法毕业的情况。但有学者和学生反映,自己经过田野调查撰写的论文,竟被检测系统判定为"高AI率"。如何避免AI检测论 文造成的"误判"? 这位副教授直言,AI检测工具不应成为判定论文学术性的硬性标准。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以"论文降AI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经验分享 帖,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在评论和留言中称,自己为了降低AI率花费达上百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