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课堂焕发新生 青春之声激荡红色讲台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5-18 01:09

"游击队是灯芯,群众是灯油,灯芯离开油还能亮吗?磐石是我们的根,要在根据地依靠群众开展斗 争。"面对雕塑,来自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以下简称"靖宇学院")的青年教师沙丽娜给学员讲述了"灯 芯理论"的故事。 1932年11月,面对士气低迷、濒临解散的队伍,杨靖宇将军在深夜会议上以油灯为喻,说明游击队和群 众的关系。后来,该理论不但推动了在吉林磐石市建立东北首个抗日游击根据地,还成为东北抗联扎根 群众、坚持斗争的核心指导原则,至今仍被赋予新时代内涵。 在长达14年的抗战过程中,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在白山黑水之间,经历生与死、血与火 的磨砺,用生命和鲜血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灯芯理论"是靖宇学院民族英雄杨靖宇雕塑园的16座雕塑的主题故事之一。3年来,已有9万名学员来此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诞辰120周 年、殉国85周年。在建院不到4年的靖宇学院里,有一群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教师,他们切实贯彻"把红 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