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流量中的村支书们:争议、焦虑与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05-18 10:09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刘艳美 村里的池塘,三个人突然从水面下冒出来,还端着一盘小龙虾,边走边说:"宝,吃龙虾吗,站着吃,躺着吃,坐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是一位村支书发布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点赞量达到13万。 4月份,他在抖音发布了22条视频,平均点赞量达到4万。每周,他还要做两场直播,一播就是四五个小时。拍视频、做直播,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 分。 自今年3月以来,全国各地的村支书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突然卷了起来。有网友戏谑:"在下何德何能,让文武百官为我载歌载舞?" 这样的画风并不令人陌生。前几年,各地文旅局长纷纷出镜,有人扮古风、有的"秀"双语、有的展才艺,目的都是为了推介当地文旅。 村支书们"上网",推介乡村文旅也是目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短视频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不过,部分村镇干部画风逐渐走偏、举 止愈加出格,近来也引发不少争议。 有媒体评论,这种打造"网红"博眼球的宣传逻辑,缺少文化底蕴与审美格调,有点用力过猛;如果一味通过猎奇手段迎合流量,有损干部形象。但也有网 友认为,偏僻无人知晓的农村,如果不宣传谁会去?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基层干部不应盲目指责。 面对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