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安全弦 筑牢生命线丨解码都市安全图谱
He Nan Ri Bao·2025-05-19 23:54
走进地震模拟小屋,地面开始颤抖,很快就让人站立不稳。"好吓人,幸亏有教官指导正确避险方 法。"5月15日,在兰考应急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正进行学习体验的赵女士说。 打造安全、韧性的城市,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立交隧道等设施环境复杂,需要大 家了解其中隐藏的灾害隐患。 高楼大厦平日坚如磐石,但地震来临时也难免随"波"摇摆。"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 震的基本原则。"省应急管理厅有关专家指出,当身处2楼及以上楼层时,如遇地震发生,切记不可跳楼 或乘电梯逃生,应躲在卫生间、储藏室等空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寻求坚固的桌子、床等 家具庇护,此时身体应尽量蜷缩,头向胸靠拢,双手交叉放颈后,保护好头颈部。若被困在废墟中,要 冷静下来保存体力,敲击物品发出求救信号。 城市内涝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夏季较为高发。不少城市设施在洪流中都会成为安全"陷阱",需及 时远离。远离电线塔、变压站等用电设施,避免因漏电引发危险;远离路面上的漩涡和积水,防止跌入 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驾车时远离涵洞、立交桥低洼地区、地下通道等。 如今,地铁、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已成为提升土地利用水平、支撑城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