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破学科壁垒 用好技术红利
Ke Ji Ri Bao·2025-05-20 01: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指出,科学教育应该帮助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理解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全球化浪潮下,科学教育、科学教材该如何变革?又该怎样使用人工智能推 动这场变革?这些问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 博物学理念要融入科学教育 《山海经》中对地理、动植物、矿物的描写,《本草纲目》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等 内容的记载,曾为世界呈现了一个瑰奇神秘的文明古国的形象。 周忠和认为,在中国开展博物学教育有特殊意义,"博物学提供的关于生物、地质、天文等方面的 实践活动与认知体验,比抽象的知识更能激发探索欲"。 原标题:打破学科壁垒 用好技术红利 "博物学的探究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以及与人文科学融合的特点,对于现代科学教育具有重要价 值,而中国现代意义的博物学传统有所缺失,因此中国的科学教育可能更需要融入博物学的理念。"5月 19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十届科学教育国际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 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忠和如是说。 杨玉良、谈哲敏、袁亚湘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与国内院校近百位学 者出席了此次论坛。 "博物馆也不妨结合中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