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力钧:以“光头”为符号的时代观察者
Jing Ji Guan Cha Bao·2025-05-20 08:30

(原标题:方力钧:以"光头"为符号的时代观察者)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浪潮中,方力钧的名字如同一块醒目的礁石,既承载着时代洪流的冲刷,又以其独特 的姿态成为标志性符号。从"玩世现实主义"的提出到"光头"形象的经典化,从圆明园画家村的潦倒青年 到国际拍卖市场的宠儿,方力钧用画笔和刻刀记录了一代人的精神图景,也以艺术家的敏锐与冷静,在 集体与个体的张力中,探索着生命的渺小与宏大。 消解崇高,直面平庸 方力钧的艺术启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中国社会经历剧烈转型,理想主义与商业浪潮交织碰撞,而 艺术家们正试图在"伤痕美术"之后寻找新的话语方式。1989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方力钧选 择了一条与学院派迥异的道路——他拒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描绘"英雄"或"苦难",转而将目光投向身边 的庸常生活。正如策展人栗宪庭所言,他的作品"用泼皮的方式描绘无聊、偶然乃至荒唐的生活片段", 将个体置于时代的显微镜下。 "光头"形象是这一理念的终极表达。1988年,方力钧开始以光头人物为主题创作。这些人物或咧嘴大 笑、或呆滞茫然,既无个性特征,也无明确的叙事指向。他曾说:"光头消除了个体的特殊性,将人还 原为一种集体符号。" 这种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