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

多位在现场的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资本追逐的是方向明确且兑现路径清晰的赛道。相比充满想象力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在越来越多投资人眼里, 硬件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甚至是面向具体工业场景的"机器人+"系统反而是更稳健的选择。高盛研报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 将突破5000亿元。 在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之间,资本既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也在押注"下一个宇树"能否走出展会,真正落地。 一位投资人站在头戴拳击头罩、手戴红色拳套的宇树G1机器人身旁,比出了一个大拇指。在现场摄像的镜头里,他说:"我来寻找下一个宇树。" 这一幕发生在5月25日杭州"具身智能·智启未来"产业与资本对接会现场。身穿拳击装备的"迎宾"宇树机器人成为了每一个投资者与企业高管口中议论的对 象,投到下一个宇树成为了一些投资者的目标。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71笔融资,涉及金额84.5亿元,与2023年相比,融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274%,融 资金额同比增长226%。截至2024年,本体企业中优必选(09880.HK)和傅利叶智能融资轮次最多,二者均融资十轮,融资金额分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