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BTK抑制剂一线治疗药物增至4款 临床医生:慢淋患者仍面临耐药和长期管理挑战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05-28 14:53
2017年,首款进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国内获批上市,开启了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时代,也改变 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简称"慢淋")的治疗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之前,国内只有2款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产品获批CLL 一线疗法。但今年以来,阿斯利康、诺诚健华各有一款BTK抑制剂在国内获批该适应证。而且,国内获 批的4款同一适应证产品中,有3款为第二代BTK抑制剂。 5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薇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疗效 看,已有的BTK抑制剂可能难分伯仲,但新一代药物的安全性更强,未来也需要继续更新以应对耐药挑 战,"所谓的'小神药'不神了以后怎么办?一定是药越多越好"。 5款BTK抑制剂获批,4款可用于慢淋一线治疗 存在耐药挑战,BCL2抑制剂研发仍在路上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周可树教授表示,不断迭代的BTK抑制剂不仅改变了CLL原有的治疗格 局,还在引领CLL进入无化疗时代。 以最新获批的国产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为例,在一项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中,其一线治疗组完全缓解率 (CR)达到12.1%,显著高于传统化疗(历史数据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