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更高水平粮仓
Jing Ji Ri Bao·2025-06-02 22:07
"以前这地种啥也不长,浇一次水盐分又泛上来,现在暗管排盐、节水灌溉,小麦亩产多了200斤。"在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南韩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村民韩洪勇告诉记者,他脚下的千亩农田曾是 轻中度盐碱地,如今变为全区粮食增产的"标杆田"。这一转变,正是下河乡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 生动实践。 近年来,山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目前,山东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为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夯实了基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潍坊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的大数据智控中心,工作人员刘朋来轻点鼠标,显示屏上迅速显示出小麦 的墒情、苗情,同时温湿度、光照指数、土地养分水分、农作物长势等也在短时间内完成收集。安装在 大田里的土壤信息采集系统、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生态农业实时监控等系统,综合运用5G、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起立体化监测监管体系。 "这块盐碱地是2021年开发成功的高标准农田,经过整平、地力培肥等改造,1亩地能多收100多斤粮 食。"河口区六合街道薄家嘴村党支部书记陈召朋说。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