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以来,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贷”动效应显现607家上市公司披露贷款总额上限超1260亿元
Zheng Quan Ri Bao·2025-06-04 16:29
本报记者 吴晓璐 6月3日晚间,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化能源")等3家上市公司披露其获得银行回购贷款。据同花 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4日,自去年10月份以来,累计607家上市公司披露651单回购增持贷款,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260.25 亿元。 随着政策工具的优化,今年以来,回购增持贷款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中小民企披露的回购增持贷款明显增多, 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对回购增持的"贷"动效应也进一步显现。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通过银行的专项资金支持,短期来看,稳定了 市场预期,阻断了外部严峻冲击下的市场负向循环。长期来看,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和市场投资理性的形成。一 方面,回购注销减少股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另一方面,增持回购还可推动市场定价更关注企业内在价值,培育 理性投资理念。 年内中小民企披露贷款增多 自从去年10月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正式设立以来,民企披露的回购增持贷款的数量和金额一直较高。上述607 家公司中,393家是民企,占比64.74%。这些民企共披露423单回购增持贷款,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