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举措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Jing Ji Ri Bao·2025-06-05 00:00

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在强化政府部门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也要支持社会力量以多元供给满足群众 需求。比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少经营主体参与到提升老年人公共服务中来,养老驿站、老 年大学、父母食堂等设施的建立,有效补齐了服务供给短板。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期许已经从"有没有"转 向"好不好",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加入,将有力推动公共服务实现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从而更好满足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晓) 要树立底线思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是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这是一项循序 渐进的长期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要优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在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失业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帮扶上 做实做细,在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公共服务的对象是群众,要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就要坚持以群众 的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落 到实处,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内容与群众实际需求的同频共振。一方面,要聚焦基层,通过听证会、座谈 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