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与它们共同回答→
Jing Ji Ri Bao·2025-06-15 08:19
我们保护传承并守候它们的未来。 保护是传承的基石,也是创新的前提。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让保护的基石愈加坚实。广袤山林在大数据 和机器人守护下得到更好保障;脆弱文物通过数字孪生体获得永恒的生命;一部手机便足以跨越空间, 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同文化和自然遗产亲密接触。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 幅提升,我们已拥有了更强大的实力与底气保护它们。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历经漫长岁月 积淀,既是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盛景,是不可再生、难以替 代的无价之宝。 从天地造化的自然遗产,到凝聚智慧的文化遗产,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这些珍贵的遗 产数量大、种类多,根植于巍峨的名山,潜藏于奔涌的江海,也辉映在温馨的万家灯火中。 它们守望并滋养我们的当下。 千百年前的能工巧匠,难以想象自己的作品会成为数字藏品,在虚拟空间引领潮流;登山赋诗的古代文 人,怎能料到后人能用短视频与其隔空对话。遗产背后蕴藏的人文底蕴、艺术价值、情感共鸣,是生命 力与创造力的凝聚,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生机勃发,让经济文化生活更加趣味盎然。 老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