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插10万“实验秧”,育出水稻“金种子”
Nan Jing Ri Bao·2025-06-15 23:40

1999年出生的王庆凯是一名博士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同学一起拉线,以保证秧苗的行距。"我是 泰州兴化人,家里人非常支持我成为一名'新农人'。"王庆凯说,从2022年开始,他就跟着老师下地种 植,手插秧更是这几年的必修课。"看着我们的'实验秧'成为种植户喜欢的品种,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教授王益华告诉记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以"宁香粳9号"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种,去年的推广面积超过了250万亩,尽管去年夏 天高温,但"宁香粳9号"综合效益高于市场一般品种。某种植户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种植户亩产增效超 过400元。"因为去年'宁香粳9号'表现优异,今年很受种植户喜欢,可以说是一粒种子难求。" 据悉,1个优良品种的培育,至少要花上10年。这款很受欢迎的"宁香粳9号",就是这样从试验田的万份 株系中选育出来的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该品种摘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 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目前是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份的主导品种。 田埂上,团队老师带着学生忙碌着,男生负责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装秧、运秧、排秧、拉绳工作,女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