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效应持续 四大特征解锁港股“打新”密码
Zheng Quan Shi Bao·2025-06-16 17:33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港股"打新"赚钱效应仍在持续。 2月21日,"雪王"蜜雪集团开启公开招股之路,不断刷新着港股新股认购的上限:2月24日,突破1万亿 港元;2月25日,打破快手2021年创下的1.26万亿港元纪录;2月26日招股结束时,这一数字创纪录地达 到1.83万亿港元。而此后的申购数据显示,蜜雪集团的申购倍数超5000倍,机构认购倍数达到35.23倍。 以今年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的13只新股来看,绝大部分认购倍数均是超百倍,因此在打新时,不妨多 参考下券商实时公布的申购数据和热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已完成赴港上市的5家A股公司中,无1家破发,仅赤峰黄金在上市首日"打平", 其他4家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吉宏股份涨幅达39.06%,钧达股份和恒瑞医药涨幅也都超过20%,宁 德时代涨幅超过16%。此外,A股公司赴港上市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折价,这也为打新这类公司时留下了 充足的市场空间。 特征三:基石投资者的质量。与A股不同的是,港股新股在IPO时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基石投资者 制度。基石投资者主要是大型、知名的投资者,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新股,且在上市后锁定6到12个 月,基石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