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印章见证山东安陵88年乡村蝶变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6-23 02:11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枚镌刻有"农民抗日互助会"字样的印 章。1937年夏,鲁西南地区抗日运动的火种在此点燃——从秘密成立"抗日救国自治会",到发展为燎原 冀鲁豫边区的革命力量,这枚印章见证了烽火年代的铮铮誓言。 1946年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定陶战役中取得大杨湖战役重大胜利,毛泽东亲致贺电嘉奖全军。刘伯 承、邓小平于当年9月10日在安陵集马姓祠堂召开纵队级干部会议,既总结作战经验,更以刀刃向内的 勇气剖析问题:针对部分官兵因连胜滋长的骄傲情绪、忽视群众纪律的苗头,旗帜鲜明提出"克服骄傲 自满""严明群众纪律"要求,强调"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是一切胜利的保证"。 八十八载光阴流转,硝烟早已散去。今日的鲁西南热土,正赓续红色基因,擘画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安陵村绝非寻常村落。1934年,菏泽首个农村党支部在此诞生;抗战时期,它跃升为冀鲁豫边区鲁西南 地委专署驻地,邓小平、刘伯承、杨得志等将领在此运筹帷幄,被誉作"鲁西南的莫斯科"。 这场被称作"不握手会议"的整风式总结,成为我党我军在胜利中保持清醒、在辉煌中坚守初心的典范。 如今,战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旧址斑驳的砖墙、复原的会场陈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