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假国企潜行需构建多维防线
Zheng Quan Shi Bao Wang·2025-06-27 07:55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官网发布严正声明表示,近期集团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国家能源集团在全国多地设 立所谓"拓展中心",涉嫌从事违法活动,并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有不法分 子使用其名号和商标的行为未经任何授权,其成立的"拓展中心"或"拓展服务中心"等机构、其发布的一 切投资理财产品及信息均与国家能源集团无关。 往前回溯一个月,中信集团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团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 的严正声明》。该集团监测到"香港中国中信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伪造公章及文件,将下属中 信宁波公司虚假登记为其股东,呼吁公众警惕冒名行为,及时举报违法活动以防财产损失。同时,中信 集团曝光17家假冒下属企业名单,华融资本运营(深圳)有限公司等在列。 公众对"国字号"企业具有天然信任。但假冒国企经营能力往往不强,并可能走上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 不法道路,且整体具有信用套利空间大、违法成本畸低的特点。"假国企"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严 重扰乱市场秩序,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以前述国储能源为例,就被卷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 赁合同纠纷,成为数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 为此,监管部门对于"假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