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口鲜甜,穿越千年:古人有多爱荔枝?
Xin Hua Wang·2025-06-28 01:12

新华社广州6月27日电(记者熊嘉艺、赵紫羽、田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今年是荔枝丰收年,广东、广西等主产区鲜果 大量上市。作为传承千年的佳果,古人有多爱荔枝?吃荔枝又有哪些讲究?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长期从事荔枝文化遗产研究的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飞介绍,中国最迟从秦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荔枝,汉代刘歆撰、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 记》有载:"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 "北宋初年郑熊所著的《广中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荔枝专著。陈紫、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等荔枝佳种早在宋代已经盛名,黑 叶、新兴香荔、增城挂绿、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佳种则成名于明清两代。"赵飞说。 苏东坡在惠州与荔枝结下了不解之情,成为"荔枝代言人"。据统计,苏东坡寓惠期间提到荔枝的诗词有十余首,书信文章达九篇。他在诗中 盛赞荔枝为"尤物",写道"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广东俗语"一啖荔枝三把火",在苏东坡笔下,成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惠州市惠城区博物馆馆长刘佳妮介绍,东坡的啖荔引得文 人竞相模仿。"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仿照老师的吃法,写道"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