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治理问题充电宝 不该让消费者买单
Zheng Quan Shi Bao·2025-06-30 18:00

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就是生产、销售等环节掉了链子。生产厂家为了多赚钱,用劣质材料、违规工艺生 产;电商平台审核不严,让不合格产品畅通无阻;认证环节更是乱象丛生,花钱买证、贴牌认证的情况 屡禁不止。本该由这些环节守住的质量关,最后全压到了消费者身上。 这场治理风暴的最终落脚点,应当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安心选购、放心使用,而不是在担惊受怕中为他 人的过错买单。说到底,治理问题充电宝,得让该负责的人承担责任。生产厂家、销售平台、认证机构 都应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则应严格执法,该罚就罚,该整改就整改。 民航局新规实施后,机场拦截的不合格充电宝越来越多。这边机场忙着整治违规产品,另一边二手交易 平台上,打着"机场拦截品"旗号的充电宝却卖得火热。知情人爆料,这些所谓的"拦截品"其实是部分商 家积压的存货,故意蹭热度清库存。 更为荒诞的剧情,则在电商平台的隐秘角落上演:近期,一批提供3C认证刻字服务的商家纷纷涌现, 尽管多个电商平台已屏蔽了"3C贴纸"关键词,但仍有商家通过暗语兜售仿制标签,让问题充电宝的治 理难度升级。 不知不觉中,这场雷厉风行的治理行动,正悄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旅客因疏忽携带非3C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