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司盈利分化的背后
Cai Jing Wang·2025-07-01 07:56
并且,业内人士还指出,民营航司在航线选择上更加灵活,更重视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也更能够对航 线部署做出灵活调整。比如春秋大量开拓国内三四线城市直飞旅游热点的航线,填补了三大航难以顾及 的市场空白。而吉祥航空则依托上海基地精准布局中短程商务航线,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拓展海外 航线方面也颇有心得。因此航线布局往往更聚焦利润、效率和回报率。 在疫情三年中,民营航司普遍比国企航司更快地止损自救。春秋航空是2020年少数仍能盈利的航空公司 之一;吉祥航空在疫情初期就开始控制运力、优化航线、压缩成本。 今年5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年民航累计 利润总额达1.2亿元,同比减亏增盈206.1亿元,为自疫情以来的首次整体"减亏增盈"。航空公司利润总 额为44.7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02亿元,实现整体扭亏;保障企业利润总额为87.2亿元,同比增长38.2亿 元,支撑作用明显。 从行业结构看,民营航司盈利能力显著强于国有三大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分别实现净利 润22.73亿元、9.14亿元和2.68亿元;而国航、东航、南航合计仍亏损超60亿元,仅南航旗下的厦航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