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郑海荣: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方案“太落后了”
Jing Ji Guan Cha Wang·2025-07-01 09:38
经济观察报记者 郑晨烨 2025年上半年,全球脑机接口(BCI)赛道持续升温。 2025年6月27日,埃隆·马斯克在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夏季进展更新会上宣布,该公司脑机接口的受试者数量已增至7人,并公开演示了通过意念 操控机械臂玩"石头剪刀布"的视频。而在稍早前的5月份,其主要竞争对手、获得苹果与英伟达支持的Synchron公司,则宣布通过一项名为BCI人机接口设备 (BCI HID)的新协议实现了与苹果设备的原生集成。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美国企业在脑机接口领域的主流技术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Neuralink为代表的侵入式方案,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微电极直接植入大脑 皮层;另一条则是Synchron公司采用的介入式方案,经由血管将传感器输送至颅内。 但在6月30日于深圳举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对脑机接口进入人体的技术路径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行业更应关注和 探索的,是无需手术的"无创"脑机接口技术。 "所以马斯克搞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太落后了,非得把人的大脑打开放一些芯片。"郑海荣说,"其实'道法自然'是最高的智慧。" 以Neuralink为代表的侵入式路径,更是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