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中国丨从岭南到长安——荔枝的十二时辰
Xin Hua She·2025-07-01 13:01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北宋大文豪苏轼客居岭南时的诗作, 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荔枝的喜爱, 为了能够吃到美味的荔枝, 甘愿长居于此作个岭南人。 6月28日,在广州市从化区天人山水荔枝园,高伟强从一早就开始采摘荔枝,忙得大汗淋漓。 据记载,中国从汉代就开始种植荔枝, 对这口汁水四溢的香甜追求, 和小说《长安的荔枝》中, 都能看出古时候荔枝的保鲜和运输 贯穿了千年历史, 也凝于文人墨客的笔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有云,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的这一特性对运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从杜牧的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有多困难。 千年前飞扬的马蹄声已经远去, 今天的荔枝又是如何运输的呢? 六月初四(6月28日)辰时 在广州从化天人山水荔枝园, 伴着朝阳和露水, 果农们小心翼翼地摘下即将熟透的荔枝。 从岭南广州到古都西安, 在现代物流和冷链技术加持下, 一场跨越山河的鲜味之旅悄然启程。 巳时 载着鲜荔的物流无人机飞出果园, 按规划好的航线精准抵达物流服务网点。 午时 经过筛选的荔枝进入预冷处理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