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智能烘粮”看科技赋能农业
Xin Hua Ri Bao·2025-07-01 21:44

□ 孟亚生 "场地晒粮"到"智能烘粮"的蝶变,是各级政府利用科技赋能粮食安全保障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从"被动 应对"向"主动谋划"的转变,彰显了各级政府对技术研发与推广的重视。如今,许多地方粮食烘干设备 不断升级换代,烘干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粮食从收购到烘干仅需四五个小时,粮食损耗控制在5%之 内,相比传统晒粮大幅减少,每吨小麦可减损30公斤。同时,避免粮食过度干燥或干燥不均,保证色 泽、口感和营养成分,提高市场竞争力,烘干后的粮食售价每斤可提高约五分钱。 从"场地晒粮"到"智能烘粮",背后是企业、科研机构、农业合作社等多方的共赢。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与 引导,许多地方种粮大户、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投入技术和资金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科研机构大力提供技 术支撑,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积极参与,供电部门大力提供用电服务,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现 代化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 进步,更彰显各级政府在利用科技赋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积极作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政府持续加 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必将推动粮食烘干产业进一步向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