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智力”全开!吉林化纤用党建“金钥匙”打开发展新局面
一个机械手一次就能抓取12个丝饼,然后快速而精准地放至全自动生产线上,经传送、洗涤、烘 干、分级、包装、装箱,销往海内外市场…… 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今年投产的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 生产车间,鲜有工人的身影,自动化装置节约了大量人力。 王宏介绍,在吉林化纤,每个党支部都有创新课题,每名党员都承担创新任务,通过发挥基层党组 织和党员的创新传导作用,提高集团全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 业的发展优势。 "我们不断创造适宜的创新平台载体,让党员骨干冲在前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的工作积 极性。"吉林化纤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宏说。 规格为3K的小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运动器材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 为更好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吉林化纤国兴碳纤维公司碳化一车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集中攻坚,通过对设 备机器、加工原料、操作方法等要素的分析,先后制定124项攻关措施并逐个突破。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今年2月改进完成的3K碳纤维新生产线,不仅提产提效,还实现节能降耗。 3K碳纤维价格涨上去了,在市场上很抢手。 长丝十二车间党员王天翼所在的党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