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修复助企新生 体现了监管的温度
Nan Fang Du Shi Bao·2025-07-02 16:03

7月2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在 广州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 信用监管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信用评价和信用信息的运用,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监 管。其中,信用惩戒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那些严重失信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惩戒,能够有效维 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然而,信用监管并非一味地惩罚,如果信用惩戒的威力过大,也可能带来负面后果。传统监管思维中, 一旦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往往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困境。 某科技公司因年报填报疏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银行贷款受阻、招投标资格丧失,企业一度濒临 绝境。类似案例不胜枚举,说明单纯的惩戒机制虽具威慑力,但若缺乏修复通道,可能造成"惩戒过 度",不仅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更会削弱市场活力。 按照现代监管理念,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失信行为并非不可救药,而是需要引导与矫正。广东市场监管部 门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其信用修复实践正是对"惩戒绝对主义"的理性纠偏。 广东公布的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信用修复机制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