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观 | 不动产信托通州案例: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Xin Hua Cai Jing·2025-07-03 07:27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是我国信托行业发展长期面临的制度障碍,北京市通州区的全国首单居民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践案例为破解这一制度障碍提供了创新样本。本文从案例参与者的第一视角,通 过分析通州案例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路径,思考不动产信托在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领域可能发挥的独 特价值。 制度破冰:不动产信托登记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行业痛点倒逼制度创新 我国信托行业长期面临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的掣肘,严重制约不动产信托业务发展。数据显 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财产规模达27万亿元,但资产服务信托类别下的不动产信托 仅数例。制度性障碍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产权归属的法律界定不清。此前,房产直接登记于信托公司名下,导致财产权属与信托本质要求产 生错位。当信托公司面临债务纠纷或破产清算时,相关房产存在被纳入偿债资产的风险,实质上架空了 信托财产的风险隔离功能。这种权属混淆不仅威胁受益人权益,更衍生出一系列法律争议。 二是房产交付过程烦琐。传统模式要求委托人将现金注入信托计划后再去购置其房产。但对于房产为主 要家庭资产的普通家庭而言,这意味着须额外筹措过桥资金(成本约万元级)并承受至少一个月的 ...